哮喘 ( 别名:支气管哮喘 英文:Asthma )是一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治疗不及时、不规范,哮喘可能致命,而规范化治疗,当今的治疗手段可使接近80%的哮喘患者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,工作生活几乎不受疾病的影响。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为世界哮喘日,旨在提醒公众对疾病的认识,提高对哮喘的防治水平。
[详细]
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、气急、胸闷或咳嗽等症状,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,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、香水、油漆、灰尘、宠物、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,夜间和(或)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。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。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,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。
[详细]
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。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,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。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。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,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临床症状。治疗手段包括: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其他哮喘触发因素,规范化的药物治疗,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患者教育。
[详细]
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,包括:变态反应、气道慢性炎症、气道高反应性、气道神经调节失常、遗传机制、呼吸道病毒感染、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。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。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,比如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当中,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。
[详细]
哮喘是种不能完全根治的呼吸科疾病,所以只能做好预防工作。预防哮喘应该戒烟限酒,吸烟时喷出的烟雾会刺激呼吸管道;避免接触致敏原,有些物质可能会刺激自己的呼吸管道;预防呼吸道感染,吸入寒冷和干燥的空气对哮喘病患者是很不好的,所以在哮喘发作时应尽量避免外出;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清洁和空气流通,空气中的尘螨和细菌是引致哮喘病发的主要致敏原。
[详细]
哮喘的诊断除了要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外,主要是依靠肺功能检查、痰嗜酸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计数(可评估与哮喘相关的气道炎症)、呼出气NO(FeNO)浓度测定、变应原(即过敏原)检查、胸部x线检查等几项检查进行诊断。哮喘控制水平的患者其肺通气功能多数在正常范围,肺功能检查对确诊哮喘非常有帮助,是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,同时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。
[详细]
哮喘是一种由花粉、灰尘、工业气体以及季节变化、环境改变、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的常见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。饮食对于患者的体质和发病有着很大的关系。患者应该忌食海腥肥腻及易产气食物;忌食刺激性食物,如过咸、过辣、过甜等;禁止吸烟喝酒。哮喘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蛋白质和铁的摄入,多吃动物肝脏、瘦肉、豆腐、豆浆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。
[详细]
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,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。所以生活中做好保健可以有效的预防哮喘患者的病发。患者要尽量避免过敏原、尤其是已知的过敏原的刺激,生活中许多过敏原和哮喘的发生有关。如室内的积尘,潮湿而温暖的环境以及有害物质的刺激等,似乎都是诱发哮喘潜在的因素。尘螨作为最重要的变应原,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[详细]